茶馬古道綻奇葩 百年沱茶譜新篇


                                                        李其康 

  在云南滇西交通樞紐和最大的緊壓茶加工和貿易集散地——下關,有一種傳統茶葉產品,自創制以來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一個多世紀的歲月非但未使它消退,反而不斷發展,生機勃發。這就是云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馳名中外的“松鶴”牌下關沱茶。 
  下關沱茶,這種外圓底凹、造型獨特的茶葉,如今在中國大部分城市的茶葉店中都能見到的茶葉產品,在它百年發展歷程中,凝聚了太多的與云南、與大理有關的茶葉發展歷史和茶文化。下關沱茶,已不僅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的消費品,它承載的歷史和文化,早已讓它蜚聲海內外。從某種意義上說,下關沱茶,成為了云南茶葉的代表性茶品。 
  回顧下關沱茶的發展歷程,大凡關注其發展的相關部門或有關人士會不難發現,在一個工業基礎比較落后、經濟相對不發達的西部邊疆地區,一種產品一百年來,不僅沒有走入產品的壽命周期,即成長期、成熟期到衰退期這樣一種產品生命周期規律,而是在一百年的生產經營中不斷發展壯大,產量從小到大,品種由單一品種發展成系列產品,產品營銷網絡從原僅銷往西南地區發展到現今遍及全國并出口世界10多個國家,成為享譽國內外知名茶品,下關沱茶百年來產品生命之樹長青。這一現象,無論是從白州經濟及社會發展的角度或是就企業興衰成敗的歷史來看,都是較為罕見的。 
  縱覽下關沱茶百年發展,不能不說下關沱茶的歷史。 
  云南是茶葉的故鄉。雖然漫長的歲月已將有關云南茶葉最初的記載散失殆盡,但深藏在云南群山中數千年的古茶樹群落,還是以自身頑強的生命,訴說著遠古時代云南高原的那一片繁茂與蔥蘢。至今還保存著的勐??h巴達大黑山原始森林中的1700多年的野生“世界茶樹王”,鎮沅縣千家寨野生型2700多年古茶樹、瀾滄縣邦崴村過渡型千年古茶樹以及景邁栽培型千年萬畝古茶林,這一切都是茶樹原產地的活化石。 
  與云南相鄰的西藏,藏胞世代以牛羊肉、糌粑為主食。因此,人體不可缺少的維生素等營養成分主要靠茶葉來補充。茶,就成了他們生活必需品,故藏區長期以來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之說。在宋朝,官府實行“以茶治邊”政策,在北勝州(今永勝縣)設立茶馬司,規定以茶葉交換“西番”(指現今的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的西北部)的馬匹。宋元時期,產于思(茅)普(洱)地區的茶葉主要在寧洱(今普洱縣)進行交易,藏商馬幫在北勝州將馱運來的藏紅花、蟲草、麝香及皮毛等山貨換得“茶引”后,再到滇南茶區購茶。從清末民(國)初,由于滇南一帶瘴癘流行,加之時有匪盜出沒,藏商馬幫不敢貿然前往,茶葉交易便從普洱逐漸轉移到了位于茶馬古道要沖的下關。 
  從易武到大理的長達一千余里的山間馬道上,產自西雙版納、思茅、保山、臨滄等茶區大葉種青毛茶通過這條茶馬古道源源不斷運往下關加工銷售。當時茶葉運輸主要靠馬幫馱運,長途跋涉、風吹雨淋,茶葉極易受潮破碎,常使茶商蒙受損失。在云南,精明的下關永昌祥、鴻興源、長興昌、復春和、復順和等茶商就以擅長揉制緊茶而著稱。解放前,在下關這座茶馬古道重鎮上,專事茶葉加工和貿易的商號最多時達到40多家。1902年,下關茶商在一種被稱之為“姑娘團茶”的基礎上經過改進,創制成碗臼形的“砣茶”(云南人習慣將圓形的塊狀物稱為砣),不僅解決了茶葉在運輸途中受損、受潮的問題,而且茶葉經過加工,使砣茶具有一種特殊的內質。砣茶經昆明、昭通銷往四川宜賓、瀘州、重慶等地銷售。因宜賓地處沱江、長江匯合處,茶商為了推銷這種茶,大肆宣傳“沱江水,下關茶,香高味醇品質佳”,久而久之下關砣茶也就逐漸稱之為“下關沱茶”。 
  在那時的四川,人們禮尚往來中無不以下關沱茶待客送禮為榮。民國五年(1916年),一位叫陳邦賢的文人雅士在他的《自勉齋隨筆》中有這樣一段描述:“四川一帶飲茶之風盛行,以沱茶為最多,沱茶又以下關沱茶為上品,茶味頗濃,顏色呈金黃色,而且耐泡。”從這些史料上看,下關沱茶在四川等地的家庭及茶館飲茶人中成為最受歡迎、最具代表性的云南茶葉。“下關沱茶”在四川,特別是在重慶已是人人皆知的品牌。 
   1941年5月20日,云南中國茶葉貿易公司與康藏商股在下關成立康藏茶廠,永昌祥、鴻興源、長興昌、復春和、復順和等商號及一些個人入股??挡夭鑿S的成立,凝聚了當時下關制茶業的實力。 
  建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康藏茶廠,并定名為“云南省下關茶廠”。建廠伊始的下關茶廠傳承了下關地區悠久精湛的茶葉加工技藝,并在此基礎上不斷創新,數十年來努力提升下關沱茶的內在品質,先后持續開展了新產品開發,產品包裝改進和生產加工設備的機械化、半機械化研制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令人矚目成就。下關沱茶在篩、揀、成型等工序都實現了半機械化、機械化生產,不僅大大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效率,而且保證了產品質量。經過60多年的發展,如今的下關沱茶集團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四大類產品近200個品種、年產精制茶8000多噸的全國緊壓茶行業名列前茅、全省最大的精制茶加工企業。產品從單一品種銷往川、藏,擴展至現今的產品門類齊全,主銷重慶、湖南、四川、北京、上海、陜西等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并出口到歐盟、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下關沱茶、下關磚茶等產品先后30多次榮獲國家、省部以上的各種獎勵,企業屢獲殊榮。云南省先進企業,l990年晉升為國家二級企業,1995年成為中國質量效益型先進企業,l996年成為中國質量萬里行光榮榜上榜企業。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年總產量已達7000多噸,2006年銷售總額近2億元,實現利稅近4000萬元,與50年代初期年銷售總額300余萬元,實現利稅20多萬元相比,稱得上是突飛猛進了。 
   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春風,喚起了下關沱茶人的商品經濟意識,面對日漸豐富商品帶來的競爭,下關茶廠逐漸形成了“不找市長找市場,面向市場求生存”的經營理念。將產品質量列為企業的生命線來抓,按照IS0 9001質量體系的要求,建立了全面質量管理體系,在生產一線還常年活躍著一支質量管理QC小組,使下關沱茶的產品質量始終處于全過程監控之中,確保產品質量優于國家標準,在國家組織的全國聯檢活動中每次抽檢都合格,處于同行業的領先地位。下關沱茶從1981年起先后三次榮獲國家質量銀質獎,三次榮獲世界食品金冠獎。從這一時期起,下關沱茶便一直雄霸云南茶業。 
  從1994年開始的國企改制,將下關茶廠一步步推向了市場。1994年改制為“云南下關沱茶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經云南省體改委批復規范為“云南下關茶廠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4月新一輪國企改制中,改制重組為“云南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讓已有百年歷史的下關沱茶迎來了它生命的春天,還是進入新世紀以來的短短幾年。 
  2002年,經國家質監總局審核批準,下關沱茶獲“國家原產地標記產品”注冊,證書編號000078揭示了在中國浩瀚的市場商品中,它是率先獲得這一殊榮的姣姣者,也是云南茶葉中迄今唯一獲得此項資格的產品,這意味著下關沱茶可以在世貿組織l40多個成員國中獲得知識產權保護。同年,下關茶廠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國家外經貿部批準的產品自營進出口權。下關沱茶產品自營出口由零的突破到逐年遞增,到2006年度,公司產品自營出口達300多萬美元。2003年以來,“松鶴”牌下關沱茶連續兩屆獲“云南省著名商標”,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兩度榮獲“全國食品安全百佳先進單位”,公司董事長羅乃忻兩次被評為全國食品安全管理“百佳先進個人”。 
  2001年以來的5年間,下關沱茶步入了一條從產品到品牌的發展之路,公司不斷加大弘揚下關沱茶茶文化的宣傳力度,仿佛在一夜之間掀開了下關沱茶的面紗,讓國內外越來越多的人們逐漸認識了千年茶馬古道上孕育出的這一百年茶品。 
   2002年4月20日,由中共大理州外宣辦、大理州人民政府新聞辦主辦的“下關沱茶創制一百周年新聞發布會”,吸引了中央電視臺、中國新聞社、新華社云南分社、北京電視臺、香港鳳凰衛視、香港《大公報》、《西南商報》等30多家中央及省、州、市各級的新聞媒體記者與會,并向國內外播發了大量的資訊,進一步擴大了下關沱茶的市場影響力,大幅度地提升了下關沱茶在國內外的知名度。 
  2005年4月至10月,公司投資30多萬元以提供行裝、帳篷、宿營車等后勤保障方式,贊助支持了“馬幫茶道,瑞貢京城”云南馬幫進京活動。印有“下關沱茶,普洱經典”標記的隊旗、裝備及馬幫用具,頻頻出現在馬幫途經的云南、四川、陜西、山西、河北、北京6省市長達5 000多公里的征途之中,對弘揚下關沱茶茶文化起到了較好的宣傳作用。 
  2005年8月20日,公司成功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承辦了“天下和合,兩岸沁香”云南普洱茶新聞茶會,時任中共云南省委副書記丹增、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等領導出席并發表講話,茶話會上還隆重推出了由下關沱茶集團生產的“天下和合,兩岸沁香”典藏普洱茶。這次茶話會將下關沱茶知名度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 
  2005年lO月,在參與“云南普洱茶文化北京行”活動期間,下關沱茶集團公司在國家民委向中國22個人口較少民族捐贈了“愛心茶款”22萬元,公司羅乃炘董事長、陳國風總經理來到天安門國旗班,向共和國衛士敬贈特制禮茶。 
  2006年6月,下關沱茶集團主辦了“情滿寶焰,沱茶進藏”大型企業文化交流活動,車隊沿滇藏線,經香格里拉,過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翻越白茫雪山、唐古拉山,最終到達活動目的地日喀則扎什倫布寺,在那里舉行系列茶文化活動,進一步溝通了以下關沱茶為代表的云南普洱茶與西藏各民族同胞之間的友好往來。 
  2006年,公司投資700多萬元建造了“下關沱茶博物館”,博物館共設5個展廳、一個多媒體報告廳,展出了下關沱茶在一百余年發展歷程中的圖片、實物共630余件。完整展示下關沱茶的百年歷史,進一步弘揚包括下關沱茶在內的云南普洱茶文化。博物館已于11月16日大理州建州五十年州慶前夕開館迎客。 
  時光流逝、歲月如歌。一百年,對于一個產品、一個企業來說,可謂歲月悠悠。但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只不過是彈指一揮間。重組后的下關沱茶(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將秉承普洱經典下關沱茶的天、地之靈氣,以只爭朝夕的姿態,努力把下關沱茶做成享譽海內外的知名品牌而努力奮斗! 

 

A级毛片误无码免费真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