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關沱茶的傳統生產工藝分原料配制、篩分、揀剔、稱茶和蒸茶、揉捻、壓制成型、定型、脫袋、干燥、包裝等步驟。工藝不算復雜,僅十余道,然而卻是中國少數民族地區緊茶傳統技藝的代表。在加工中,采取“細茶精制,粗茶細制,精提凈取”的原則,形成了加工工藝的獨特風格。其中,壓制工藝是技術關鍵。在1953年以前采用雙手揉成,既費時又費力,后改為木凳壓制,凳上有凹凸槽模,運用扛桿原理進行壓制,以后在布袋內冷卻,等定型后解開布袋。置于木框上晾干,完成壓制過程。這些技藝的傳承主要靠手口相傳,憑長期實踐經驗和體會才能掌握。以下對其中技藝流程中的7個重要步驟做簡要介紹:
原料配制:下關沱茶是以上等“滇青”毛茶為原料,選料是沱茶加工的前提,也是保持傳統風格和質量的關鍵。1955年以前,甲級沱茶以鳳山春尖、勐庫春尖和大山茶拼配。1955年以后,沱茶原料以高檔春茶1-4級為 原料。